2025-01-10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凝心聚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郑栅洁
《人民日报》(2025年01月09日第11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把舵定向,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对2025年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增强狠抓落实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主动性,以扎实有效的工作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并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作出积极贡献。
深刻认识我国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2024年,面对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带来的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沉着应变、综合施策,出台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我国经济回暖向好,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当前,经济运行面临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挑战,存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压力,但更要看到,这些都是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烦恼,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
一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做好经济工作提供根本保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持续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不断增强,特别是在关键时刻、重要节点,党中央及时研判形势、作出决策部署,适时调整政策力度、释放组合效应,引领我国经济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二是超大规模市场和完整产业体系将有力支撑高质量发展。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拥有全球最完备的产业体系、日益健全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制造业占全球比重达28%,内需潜力的不断释放和供给体系质量的稳步提升,将推动供需实现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为我国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三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将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注入强劲动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确定的300多项重大改革举措加快落地,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激发各类生产要素高效配置的潜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中国式现代化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更加广阔的前景。
四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将培育更多新的增长点。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13%,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000万辆,数字经济发展前景广阔,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应用提速,未来产业有序布局,绿色低碳发展潜力持续释放,都为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生机活力。
准确把握做好发展改革工作的原则要求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5年经济工作作了全面系统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在工作中做到五个“更加注重”。
一是更加注重推动经济持续向上向好。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政策,聚精会神抓好高质量发展。落实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加大政策力度,打好政策“组合拳”,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保持就业、物价总体稳定。
二是更加注重依靠改革创新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塑造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经济秩序;推动改革和创新深度融合,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三是更加注重做强国内大循环。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供给与需求的适配性、平衡性,以国内稳定发展的确定性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同时,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要素资源,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共进。
四是更加注重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大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力度,促进居民持续增收,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织密兜牢社会保障安全网,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五是更加注重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强化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不折不扣做好2025年发展改革重点工作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不折不扣、雷厉风行、求真务实、敢作善为抓好落实,努力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
一是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落实落细既定政策,强化经济形势分析和政策预研储备,及时推出有含金量的务实举措,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确保宏观政策在微观层面落地见效。精准做好经济形势宣传、政策解读和预期引导,为强预期、增干劲、促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是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自上而下加快推动“两重”建设,更好统筹“硬投资”与“软建设”,完善投向领域并提高项目支持比例,强化超长期贷款等配套融资。加力做好“两新”工作,进一步扩大支持范围和力度,强化项目和资金全链条管理。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从增收减负、丰富供给、减少限制、优化环境等方面入手,将促消费和惠民生紧密结合,推动消费扩量提质增效。统筹用好各类政府建设资金,加快资金拨付和项目建设,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用好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全国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平台,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三是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举措落地见效。组织实施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修订出台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深入破除市场准入壁垒。以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为抓手,推动全国统一的要素市场建设。进一步规范地方招商引资,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促进法尽快出台,健全多层次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和问题解决机制。
四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实施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落实外资国民待遇,鼓励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推出新一批标志性重大外资项目并全力保障项目落地投产。全面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建设,完善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布局,加快海外仓建设。
五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将解决行业竞争失序和“内卷”问题与产业提质升级结合起来,大力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人工智能+”行动,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和未来产业培育。加快完善数据基础制度,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推进“数据要素×”试点。深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
六是统筹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关心的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社会保险等问题,让1.7亿进城农民工及随迁家属尽快融入城市。积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促进群众就近就业增收。深化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积极培育新的增长极。推动区域战略间联动融合发展,促进东中西部产业优化布局和梯度有序转移。
七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抓好节能降碳十大行动,强化高质量发展用能保障。加快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建立健全地方碳考核、行业碳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等政策机制。深入挖掘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潜力,大力推动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深入推进“三北”工程等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建设。
八是强化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做好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统筹好市场化收购和政策性收储,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强化煤炭兜底保障作用,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提升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加强能源保供统筹协调,做好迎峰度夏、度冬工作。全力确保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规范数据安全管理。有效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
九是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完善“一老一小”领域公共服务,培育壮大银发经济,加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加大普惠托育服务精准供给。加强国家医学中心、社会福利服务设施等建设,推进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障供应工作,更好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十是扎实做好“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指标以及重大战略任务、重大改革举措、重大工程项目,确保规划科学可行、务实管用。(作者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