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5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数字孪生技术实现全流程可视化、“5G+工业互联网”提升协同效率;1000+智能化设备与3000台机器人构建的全自动化产线,关键工序100%无人化操作;通过激光雷达标定,实现100%质量追溯……当这一切在汽车生产线上走进现实,使汽车的生产效率、品控精度、无人作业程度实现了较大提升,“5G+工业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汽车制造的必备“工具”。
8月13日,重庆市印发《重庆市加快推动“5G+工业互联网”升级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行业人士认为,这对于汽车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型有重要意义。
强力赋能汽车制造业
《方案》指出,支持企业通过淘汰老旧设备或加装数据采集终端等方式,推动工业现场“聋哑”设备网络互联能力改造,重点支持高能耗设备、通用动力设备、新能源设备及用于生产制造环节的设备升级。
近年来,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重庆逐渐成为汽车制造重镇,都离不开“5G+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赋。“5G+工业互联网”如同一条无形却强大的纽带,将汽车产业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连,为其带来了全方位的变革。它以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的特性,打破了传统工业生产的时空限制,实现了设备与设备、人与设备、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实时、高效通信,为汽车产业的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坚实的网络基础。
在这条赋能之路上,“5G+工业互联网”主要通过智能制造、供应链协同、产品创新和售后增值服务四大核心路径,为汽车业的腾飞插上了翅膀。
在传统的汽车制造工厂里,生产线往往是按照固定的模式进行生产,生产过程缺乏灵活性,难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而且,质量检测主要依靠人工,不仅效率低下,还容易出现漏检、误检等问题,难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5G+工业互联网”的出现,为这些问题提供了完美的解决方案。依托5G网络低时延、高可靠特性,汽车数智工厂实现了多品牌、多车型混线生产、柔性制造。这意味着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定制汽车的颜色、内饰、配置等,真正实现了“我的汽车我做主”。
在质量检测方面,5G+视觉检测模式也覆盖汽车工厂的场景和工位,并实时扫描挡风玻璃涂胶、焊点质量等细节,缺陷识别效率较人工提升数倍,数据全程可追溯,实现“制造即质检”。重庆某新能源汽车超级工厂里,机器人能够按照预设的程序,精准地完成各种操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而24小时在线质量监测系统则像一张严密的质量防护网,将产品缺陷扼杀在萌芽状态。
重塑智能供应链体系
《方案》还提出,推动5G和AI融合应用探索,整合算力、算法、数据资源,推进一站式人工智能开发、训练及推理的高性能智算平台建设,构建覆盖底层算法工具、智能平台、产品解决方案的生成式AI大模型赋能体系,满足“5G+工业互联网”多场景工业应用需求。
从实际应用看,这无疑为汽车供应链从“链式协同”到“网状智联”提供了技术基础。在汽车产业的供应链中,传统的供应链协同模式存在诸多痛点。上下游企业之间信息沟通不畅,往往导致需求预测不准确,生产计划难以协同,从而出现库存积压或缺货的情况。而且,物流配送过程中缺乏实时监控,货物运输状态不透明,一旦出现问题,很难及时解决。
“5G+工业互联网”的应用,为供应链协同带来了全新的变革。在“5G+工业互联网”的汽车制造工厂,供应商管理系统接入“5G+工业互联网”,订单交付周期缩短数天,计划准确率超99%。通过5G网络,供应商可以实时获取生产企业的订单需求和库存信息,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实现精准供货,有效缩短了订单交付周期,提高了计划准确率。
当前,重庆汽车产业正以整车制造为核心,通过“5G+区块链”构建零部件溯源体系,关键部件可实现100%质量可追溯。这意味着一旦汽车出现质量问题,可以通过溯源体系快速找到问题零部件的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批次等信息,及时进行召回和处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目前,重庆建立的汽车产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已接入数百家供应商,实现需求预测、产能调配、物流优化全链条数字化,推动“订单-生产-交付”周期压缩40%。这个平台就像一个超级大脑,将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紧密连接在一起,实现了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协同处理,提高了整个供应链的效率。
促进创新构建新生态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要求,完善产业生态体系建设;推动多行业、多领域资源要素开放共享。
现阶段,汽车产业重构正面临新的机遇。“5G+工业互联网”为汽车产品创新、新生态构建开辟了新的道路。重庆作为全国首批“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城市,正建设3000个智能路口、4000个路侧单元,覆盖5000公里道路。这些智能网联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将为自动驾驶提供有力支持。
在汽车行业技术创新的道路上,单打独斗往往难以取得重大突破,产学研协同创新才是必然选择。重庆高校与企业共建的智能网联汽车实验室,也是重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重要成果。高校的科研力量与企业的实践经验相结合,加速5G-V2X、车规级芯片等技术转化。5G-V2X 技术能够实现车辆与车辆、车辆与基础设施之间的通信,为自动驾驶提供关键技术支持;车规级芯片是汽车智能化的核心部件,其研发和生产对于提升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庆正推动“重庆智造”标准走向全国,让重庆汽车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近年来,不仅是重庆,从国家主管部门到国内多个省市地区,都在大力推动“5G+工业互联网”发展。2024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打造“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升级版实施方案》。其中提出,到2027年建设1万个5G工厂,打造不少于20个“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
展望未来,汽车产业在“5G+工业互联网”的赋能下,正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越来越多的“黑灯工厂”,让汽车生产过程实现了更加高效、精准,产品质量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5G+工业互联网”不仅赋能汽车制造环节,更将重构汽车研发、营销、服务全生命周期。在研发环节,通过5G网络实现全球协同研发,让世界各地的科研人员能够实时沟通、共享数据,加速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进程;在营销环节,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可实现精准营销,根据消费者的喜好和需求,推送个性化的汽车产品和服务;在服务环节,通过5G网络实现远程诊断、远程维护等功能,能让消费者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售后服务。
有关专家认为,未来,“5G+工业互联网”将开启“汽车+5G+X”的无限可能。“汽车+5G+能源”,将实现电动汽车的智能充电和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汽车+5G+教育”,可以在车内为乘客提供在线教育服务,让出行时间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在这场汽车产业变革中,将以5G网络编织“智造”经纬,以工业互联网搭建转型底座,让汽车产业在数智化浪潮中破浪前行,为“5G+先进制造业”融合提供技术支撑,推动我国汽车产业在全球化道路上不断增强竞争力,取得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