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5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2024年3月8日,在深圳举办的2024汽车供应链新生态大会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做了题为《中国汽车工业经济运行分析》的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谢戎彬董事长,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感谢汽车报的邀请,让我分享一下汽车运行的情况。
大家知道去年前一季度市场的产销并不太好。此外,现在的市场变得越来越复杂,我们往往说今年难过,明年可能更难过,发现大家说得很对,一年比一年难过,我们发现去年全年市场增长还是很快的,超过了三千万辆,但是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所以今年一季度的情况会有一些企业调整自己的增长的节奏,因为终端的经销商也要考虑自己成本的问题。
下面我分三个部分,重点谈一下当前运营的情况和我个人关心的几个问题,还有现在行业存在的困难。
从数据来看,大家都知道了,去年全年的数据超过了三千万辆,2017年中国的汽车产业到了2888万辆,大家说中国的天花板到了,但是大部分专家认为中国汽车产业供应链还是很大的,所以经过去年的调整之后,首次超过了三千万辆,在全球的业绩还是非常亮眼的,支撑了整个工业经济的发展。前两个月是200万辆,去年的增长集中在下半年,所以今年的增长率可能会出现前高后低的状态。
在和世界汽车组织交流获取的数据,去年全球并不是中国一花独秀,全球的汽车产业都在快速的增长,全球的增长大概是3.3%,我列了主要的经济体和汽车国家,增长都挺好的,中国也不是特别的突出,这说明什么问题?全球三年疫情,供应链非常稳定了,消费者的需求还在增长,这都是拉动汽车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回顾一下去年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汽车产业受政策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我们在2022年的时候,国家有购置税减半和新能源补贴的政策,2022年底就结束了,2023年前两个月出来一个政策的切换期,影响两个月的时间,后面出现降价。7月份以后,国家对经济的增长还是非常担心的,认为5%的目标实现还是很难的,所以7月份之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其中汽车还是重头戏。
从终端市场来看,我们去年增长了6%,我觉得有6%的增长已经相当不错了,现在很多的实体经济也很难,而汽车的消费还有很大的问题,从结构上来看,大城市受影响小一些。但是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渐得到激活,大城市的消费理念比较先进,但是中小城市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还是很高的。
当前消费信心不足的问题是主要的,国家的数据也可以看到,并不是特别的好,但都有同样的感受。我记得去年年初有一个政府部门说说我们已经完全进入到市场化的阶段,我并不这样认为,现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拉动+政策的过程,我们的产量非常的成熟,包括价格也非常的优惠,大家都是做汽车的,也关心汽车。前段时间说,油价低了,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也开始变得很低,后面我谈谈对这个的观点和看法。
从出口来看,孙会长也在,他可能会分享对国际出口的看法。去年的出口方面,第一方面,全球对汽车需求还是很大的。第二方面是新能源汽车海外的竞争力还是很强的,但现在面临的问题也很多,一些机会型的市场,比如俄罗斯,去年俄罗斯的市场超过90万辆,这是一个机会型的市场,外资撤离以后,给中国的品牌提供了很大的发展机遇,所以去年俄罗斯的市场贡献还是很大的。另外是欧盟的反补贴,现在欧盟对我们几家企业做了实地的调查,比如比亚迪、吉利,从现在来看,我们海外的出口,大家可以想这个问题,也有人问我,中国的出口一年出口多少量,我觉得一年500万-600万辆已经是很好的,因为直接贸易的形式当地国家经济带不来太大的增长,只能让消费者花钱了。我们更多的形态是中国的企业,包括零部件企业要走出去,今天的主题是供应链的新生态,不仅是产品技术,包括市场,也是新的发展模式。未来的情况,未来几年,更多的车企在做建厂的工作。
下面看一下2024年的整体预测的情况,从目前来看,汽车仍然是我们经济增长非常重要的着力点,是一个抓手,从国家的经济来看,两会正在开,我们经济增长的速度,国家不太可能让你放慢,放慢的话,这会出现很大的问题,我们的产业结构现在并没有调过来,很多是粗放型经济发展的模式。所以经济增长、拉经济,国家会想很多的办法,汽车一方面是消费品,另一方面商用车会受益国家经济增长政策的促进。
现在汽车产业的热度还是不减的,现在没有哪个产业像汽车产业那么大,所以对汽车产业的关心度还是很高的,我们参加的会议特别多,比如今天上午和今天下午,谈到经济增长都要想到汽车,这是一个很“热烈”的行业。
从国家消费的政策来看,大家可以看到两会也提了,现在要巩固和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优势,这个提法和之前不一样,我们之前提巩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优势,现在加上智能网联的发展优势,新能源汽车是一个方面,智能网联做的可能更加的突出,因为新能源的量比较大,但是智能网联在中国品牌做得很好。
从微观来看,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增长还会继续,但增长速度可能会放缓一些,另外中国品牌市场的需求海外还是非常旺盛的,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传统车可能在俄罗斯或者不发达的地方市场还是比较传统的,新能源汽车在海外的竞争力确实很强,因为我们的价格。如果制造同类车型,价格比我们高一倍,我们增加关税的话,他们的价格也降不下来。这就引出一个话题,这段时间海外的一些汽车巨头,包括一些政府,放缓新能源汽车产业节奏非常重要的原因,这是我个人认为的观点。
不足的地方,现在的市场还是面临很多的问题,我列了几条,比如经济发展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好,大家手里的钱不多,或者受影响,或者类似的预期不好,很难促进我们的消费增长。包括民营企业的发展,民营企业政策出来很多,民营企业的经营总量很大,二是拉动就业,比国有企业大得多。三是全球贸易的不确定性。四是一些厂家能力等等。
预测的数据就不多说了,大概3%,新能源汽车1150万辆,总的来说,大家对于2024年的情况观点不太一样,大多数观点还是比较悲观的,我觉得是这样的情况。去年我们想了办法,比如有些企业在年底并没有实现年初定的目标,通过降价和压库的形式完成目标,就像感冒吃头孢会有副作用,新的一年副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当前存在的问题,一是内需不足和过于市场旺销并存的局面。现在政策的着力点重点应该是拉内需,海外的市场只能说巩固,我们能保持500万辆的市场已经相当好了。现在来看,我们动了别人的蛋糕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今年欧盟的政策还会经常出的,比如对已经出口的车型进行开始登记。
二是企业普遍面临的压力,在产销增长这么好的速度下,但是效益并不好,汽车的效益去年增长了11.9%,利润率增长了5%,我们比很多的行业要好,因为汽车产业是高投入的产业,大量的投入,比如某个新势力亏了六七百亿。
新能源汽车产业应该尽快解决盈利的问题,现在怎么样保证新能源汽车挣钱和盈利是关键的问题。但是如果按照我们现在企业的做法的话,我觉得短时间内增长不了。另外是垂直整合的模式,昨天我们去浙江的企业做调研,我们交流了垂直整合的问题,我们有一个企业垂直整合做得很好,现在也体现了,但是是不是每个企业都要这样做?从国家的发展情况来看,日韩可能注重自己产业链的培育,欧美也是经历一个过程,比较开放式的供应链生态。中国企业供应链什么都要自己做,甚至非常普遍的部件也要做,并不是做核心的部件,我个人认为这种是非常不好的,尤其是有些产业已经过剩了,比如电池产业,现在已经过剩了,企业还在建,将来的市场肯定就是恶性竞争的市场。
未来3-5年是关键的窗口期,我知道去年国家在10月份之后出台了很多的政策,有的政策并不能公开,大家看新闻的话,会看到发改委的新闻有一些露了一点,今后的几年,整个企业的环节肯定会有一些,一是市场的淘汰,二是想尽各种办法把尾部的企业挤掉,因为品牌太多了,大家不断的投入,钱从哪来,很多是从地方政府来的钱。二是市场竞争这么激烈,品牌这么多只能降价,降价对我们的产业非常不好,去年11月22日,汽车报一个记者写了一篇文章,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具体情况就不说了。因此我们想到汽车行业金融的风险,之前还要考虑,觉得是投资过剩的问题,因为去年的房地产出现暴雷以后,汽车也是一样,很多的企业生存不下去,背后可能就是金融的风险,这块我们需要防范。
近期的几个热点,我梳理了一下,给大家做一个分享。
一是防风险、促消费是当前政策主要的方向。防风险涉及我们的金融风险,各地政府对汽车产业的招商引资还是非常热的,想了各种办法,比如拎包入住,这两年国家对金融风险的提法越来越多,尤其是地方政府。现在地方政府的钱卡得很严,上面有要求,现在对金融的风险防控比产业还要大,因为我们总的产能并不是严重的过剩,4千万辆多一点的产能,运力还可以,70%以上。另外一个是促消费,从现在来看,我们的政策,两会也好,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也提了一下,汽车下一步的以旧换新、下乡都是政策的方向,但细节还没有完全商定,需要听取各方的意见。前两年有一个领导说发挥各方的积极性,并不是国家怎么样,有的地方已经出台了,这是我个人的猜测,并不代表以后不出政策,所以国家拿钱还是很难的。
第二,新能源汽车降价,我觉得现在的降价太低了,我们不能学光伏或者家电这些产业,大家应该多学学外企,虽然在中国市场并不好,但是很多利润创新高了,降价是最差的竞争方式,但却是最有效的,属于饮鸩解渴,这个方式不值得提倡。有的专家预测,今年还会又一轮的降价,我觉得别出现了,因为现在企业的利润越来越低了,越来越难赚钱了。
第三,欧美放缓电动车的步伐,观点都不一样,有的人觉得人家追求利润和其他,这都是一个方式。我觉得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我们这条战略方向还是很对的,尽管现在付出的成本也很高,比如前几年国家的补贴,几千亿的补贴,包括市场的竞争激烈,毕竟我们通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产业在全球来看,我们是处于领先的,我觉得大家还是非常坚信的。这种情况下,外企放缓并没有影响中国的战略方向,我们应该坚定,这条路应该要走下去,但是路有各种的走法,我们怎么样走,我觉得要健康的走,需要国家想想办法,比如我们的市场怎么样健康的发展,价格是不是想想办法。协会去年做了一次,引起很大的反响,政策是可以调整的,政策可以把市场纠偏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战略我们不应该动摇。
以上我分享了当前运营的情况,数据也没有最新的,个人的看法不一定对,请大家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中国汽车报记者赵玲玲 整理